风急雨骤,一夜不停。清晨,风雨将息时,犹见小院里的花树绿叶上,缀满了水珠,晶莹欲滴。一阵湿热的泥土气蒸发而上,——又将是闷热湿腻的一天。
一阵电话铃声,好友传来了柯灵先生病逝的噩耗。震愕之余,热流上涌,望着雨后园中绿叶上的水珠,良久怅然无言。
上月初,报社友人赴德讲学,临行前的两天,我们相约香港商务印书馆的朋友,同去看望过柯老和夫人陈国容先生。其时,柯老放下正在校对的文集,戴上助听器,听我们谈话,不时插上一两句。听到近日文坛关于所谓“新新人类”写作的趣闻,会心处,还“呵呵”直笑;临别相约,待友人秋凉时回国,再到附近一处清静的所在,品茗小饮。柯老像往常一样,坚持送到门口,微笑着抬手告别。——其时,我们看不出耄耋老人久病的衰竭之相,却是一副和蔼憨厚之态可掬——仅隔个把月,何以弃世之速也。
“岁月??,生涯碌碌,俱往矣,留下的就是这些纸上烟云。”(《柯灵七十年文选·自序》)如今,轻轻走进先生的客厅,——因客厅居中偏东,加上年久未修,光线越发幽暗。厅内书橱依旧,沙发依旧,惟不见先生的音容笑貌。赫然在目的,倒是北墙上两幅悬挂多年的、功力深厚的隶书联:
读书心细丝抽?
炼句功深石补天
先生煮字烹文一生,三四十年代就蜚声于影剧、新闻界。晚年,尤以典雅精警的散文、随笔驰誉海内外。八九十年代散文、随笔如大潮奔涌,新老名家也摩肩接踵而出。散文、随笔遍山旷野,柯老何以能在古稀之年后另树一帜,别领风骚?自然有各种缘故,但如玩味这幅隶书联,即可悟出个中堂奥。现代文学史上,一些优秀作家,如鲁迅、徐志摩、郁达夫、冰心、钱钟书等,不仅家学渊源,且都受到大学和留学生活的系统教育,于中学西学均有很高的造诣,下笔为文,遂多见功力。另外一类优秀作家,如茅盾、巴金、老舍、沈从文等,均未正式入大学深造,是多年刻苦自励,钻研典籍,又以社会人生为大课堂,终能写得一手好文章。柯老亦然,没有大学学历,于传统学问和写作等功力,全系数十年苦读和历经人生磨砺而得。堪谓“庾信文章老更成”(杜甫),越到老年,文笔越发精警而内敛,灵动又厚重。比较而言,柯老作文又尤其重视将炼意、炼句、炼字和人生百感熔为一炉。积以数十年之功,“炼句功深”,遂有佳作联翩问世。如《龙年谈龙》、《非人磨墨墨磨人》、《乡土情结》、《柯灵七十年文选·自序》等。当感慨于年将耄耋,时光飞逝、时代诡谲时,先生有如下文字:“要看多少日落日出,花谢花开,潮涨潮退,人往人来?体验多少冷暖咸酸,离合悲欢,青眼白眼,红脸黑脸,秦关汉月,沧海桑田?何况我这一代人,逢的是千年未有的伟大世变,历史交织百代,世界牵连一片,铜山西崩,洛钟东响,南半球患感冒,北半球就打喷嚏。”——寥寥百余字,熔文字功力、知识学养、阅历和胆魄、典故和俗语、洞察和感悟、厚重和机智于一炉,特别是对人世高度形象的概括和内蕴的传神,令人称绝!——而今,先生遽归道山,如此美文,庶几后人罕有为继者矣。
客厅南向一侧,即为先生书房。再静静步入,只见百年树荫依旧,斑斑驳驳,照映轩窗;四壁书橱依旧,古今中外,书籍琳琅;座椅书桌依旧,案头叠着《柯灵文集》五卷和尚待整理的第六卷。真想抚摸那座椅的靠背、那书桌的一角、那散放的纸页,再次感觉先生的温馨。然而,终于打住。——让先生的体温和气脉永远留在风雨相伴的桌椅和纸笔上吧。
面对案头笔墨,临窗遐思,仿佛又听到了先生的心声:“纸上烟云,恰如屐齿印苍苔,字字行行,涂涂抹抹,也就是斑斑点点浅浅深深的生命留痕。岁月无情,等闲白头,半世纪以上的沧海月明,桑田日暖,使我经历了多少忧忿慷慨,欢喜赞叹。纸短情长,自愧才薄,有负于水深浪阔的时代;但意蕊心香,历历如在,其中也不乏血泪的培壅。”(《应是屐齿印苍苔》)较为熟悉的人都知道,古稀之年后的柯老,温厚平和、淡泊无争,但也时有“忧忿慷慨”,曾自谓其文字是“血泪的培壅”。惟其如此,柯老晚年散文随笔的闪光,不仅如前所述得力于他煮字烹文的学养,更来源于他对时事人生“忧忿慷慨”的内心。近20余年散文随笔领域,出现了一个也许是空前绝后的奇特景观,即“银发随笔家”的辉煌:巴金、冰心、胡风、张中行、季羡林、金克木、贾植芳、孙犁、杨绛、韦君宜等,虽然成就不同,但他们晚年的散文和随笔都具有追求“真善美”的人格力量,又都自标一帜。巴金、冰心、孙犁、韦君宜更重情感和思悟,贾植芳、张中行、金克木等更重力度和深邃,而柯灵等则似乎介于两者之间,和而不媚,愠而少怒。如一篇《回看血泪相和流》,写“十年浩劫”中的入狱、出狱以及老伴生死煎熬的悲惨命运,与巴金的《怀念萧珊》和贾植芳的《做知识分子的老婆》等,有异曲同工之美,皆有“血泪的培壅”,读后令人悲愤、令人唏嘘、令人深思。
这是一间陈旧幽暗的书室,柯老却以晚年的生命之火使它日益明亮。同时,那一桌一椅、一橱一窗、一纸一笔,也让来过这里的文坛后辈情思缱绻、感悟绵长。笔者难忘先生风范:在文坛友人祝贺巴金90岁华诞的“百寿图”上,柯老欣喜地签名、钤印,盛赞巴老晚年提倡讲真话的文章;一些大学生要出国深造,柯老认真地手书推荐信,嘱咐“学成回国”;绍兴家乡办中学,要以柯灵的名字命名,柯老日夜不安,坚决辞谢;中青年朋友要出国讲学,柯老又热情相邀,设宴送行;另有相识不相识、本市或外地、知名或不知名、文坛或画坛要求作序者,先生几乎有求必应。……如此点点滴滴,如今更令人怀念和钦敬。
走出这座老屋,只见西天的晚霞已隐没于云层深处。触景生情,不禁悲从中来。柯老永远地走了,而先生的作品会永留人间。在一片落照中,忽然忆起宋代?补之的词句:
黯黯青山红日暮,浩浩大江东注。余霞散绮,向烟波路。(《迷神引》)